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PP市場。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入庫項目13554個,累計投資額16.3萬億元,PPP市場的蓬勃發展令世界矚目,但各種問題也層出不窮。
最近,四川一個高速PPP項目因融資困難而終止,其中社會資本方成都路橋承擔了500萬違約擔保金,事件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同時在PPP頭條社群引發廣泛討論。PPP模式強調政府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原則,這個項目給社會資本和地方政府方敲響警鐘。
82億項目終止合作
8月8日晚間,成都路橋發布了一份《關于宜威高速公路項目進展》的公告顯示,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于當日分別收到宜賓市政府發來的《關于解除<宜威高速項目投資協議>的通知書》和《關于解除<宜威高速項目特許權協議>的通知書》。
上述《通知書》顯示,公司不再具有投資建設宜威高速公路項目的權利,也不再享有宜威高速公路項目的特許經營權;不再享有對該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和養護管理等權利;成都路橋繳納的履約擔保金現500萬元依約不予退還;宜威項目相關協議解除后互不另行承擔法律責任。成都路橋表示,公司同意接受上述《通知書》的條款,解除與宜賓市人民政府簽訂的相關協議。針對該重大項目終止的原因,成都路橋方面表示,主要是遭遇項目融資困難的原因導致。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體制政策研究室主任認為,這個項目融資不成功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問題沒有做好,從政府方來說,前期可行性研究及項目實施階段沒有和金融機構充分探討、研究,沒有得到銀行的認可;“項目本身的可融資性差,投標人在報價階段可能與相關金融機構沒有談好融資條件,沒有得到金融機構的認可。”
給政府和社會資本警鐘
實際上,成都路橋也并非打算放棄對該項目的推進。今年2月,成都路橋曾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議案,擬為全資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對外融資提供高達60億元擔保。議案也曾獲得了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次股東大會議案后被法院裁決為暫不執行。從2014年簽約到現在,整整過了三年,地方政府也耗不起了,于是今年直接解除了協議。
目前,我國正大力推廣PPP模式,各地項目一推幾千億,而有些社會資本并不考慮自己的實力而大膽拿項目,但很多時候做不下來,這也是目前PPP項目的落地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上海弘鯤商務咨詢公司董事長葉繼濤看來,成都路橋82億PPP項目因融資困難而違約終止,給業界敲響了警鐘。“今后政府應加大對融資不到位違約的懲罰力度,加強對社會資本背景、實力、能力和信譽的考察,不要盲目簽協議。社會資本不要盲目拿項目,有合理的融資方案(和銀行等機構充分對接后)、內部必要的決策流程走完再去投項目,這樣才利人利己。”
由于PPP項目體量巨大,按目前20%資本金比例的要求,一個100億的項目至少要20億資本金,很大程度上融資是基礎,有些社會資本急于拿項目則不會考慮那么多。如果社會資本不能及時融到資,項目則不能及時開工,就談不上PPP模式的合作共贏了。
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北京云天新峰投資管理中心合伙人張繼峰表示,項目不是社會資本與政府談好就可以做的,融資工作一定要前移到項目接觸、談判階段。“沒有融資機構參與的項目談判、方案設計,項目準備工作是不完整的。”
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表示,社會資本在和政府談項目協議時應同時與金融機構洽談融資協議,只有融資協議條件談好了,社會資本方才該正式簽署項目協議,這樣簽訂項目協議后馬上就可以簽訂融資協議。“事件反應出的問題是,社會資本方只顧和政府談合同而忽視了與銀行談合同,結果前者簽定了,融資沒完成,政府方認真對待后社會資本方就違約出局。”